腹泻大体分为四种:**伤食泄、热泄、寒泄、脾虚泄**,需要根据不同症状区分。
疾病发生症状及原因:过食生冷,或腹部受寒;体质素弱,饮食不节而患泄
治法出处:《李德修少儿推拿三字经》
临床表现及治疗:少儿推拿
## 1.伤食泄
临床表现:口嗳酸气,口渴恶食,腹热胀满,泄时腹痛,泻后痛减,小便赤涩,大便色黄白,臭如卵,或兼呕吐。伤乳泄者,大便色黄白,内有奶瓣或呈蛋花样。
治则:清热消导,和中分利。
取穴:
(1)轻症:大便日5~6次。
八卦10分钟,清胃15分钟,天河水15分钟。
(2)重症:大便日十余次,有脱水现象。
八卦10分钟,清胃15分钟,天河水15分钟,
利小便10分钟,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~15分钟。
(3)日久邪实兼体虚者,大便消化不良、屎黄、脉滑无力者。
八卦10分钟,二马10分钟,清胃10分钟,六腑10分钟。
## 2.热泄
临床表现:泄时暴注下迫,大便色黄赤,泄多黄水,有热臭,口渴烦躁,腹痛身热,溲少而黄,肛门灼热。
治则:清热分利。
取穴:
(1)六腑15分钟,清大肠15分钟,清脾胃10分钟,下推七节骨
(2)八卦10分钟,清胃10分钟,六腑15分钟
推1~2次症见减轻,可酌情改用:
八卦10分钟,清胃15分钟,天河水15分钟,
平肝5分钟
## 3.寒泄
临床表现:腹疼肠鸣,泄泻清澈,或白水泻,或色绿,小便清白,面色淡白,口气温和。
治则:疏散风寒,温中止泻
取穴:外劳宫20分钟,清胃10分钟,天河水10分钟
## 4.脾虚泄
临床表现:食后作泻、消化不良、大便溏、色淡黄,重则完谷不化、腹胀不渴、面黄肌瘦、不思饮食等。
治则:健脾止泻取
(1)轻症:外劳10分钟,清补脾10分钟,平肝
5分钟,有热者加天河水
(2)重症:二马10分钟,清补脾10分钟,清补大肠15分钟。
附:治腹泻验方
1.炒神曲、焦山楂、炒谷麦芽各9g、鸡内金3g,水煎服。适用于伤食泄者。
2.鲜白扁豆花30g,水煎服。适用于感受湿热所致之泄者。
3.藿香6g,炒扁豆9g,生车前子9g,水煎服,加白糖适量日分三次服。适用于伤暑腹泻者
4.炒山药、生山药各等量,共研细末,小米汤或开水送下,1~2岁每次服1g,3~5岁每次服1.5g,5岁以上每次服3g。适用于脾虚泄泻者
5.无花果枝、叶适量,烧水洗脚及小腿
6.高粱30g,白矾6g,将高粱炒熟,与白矾混合,共研细末,每次服3g,日三次,开水送服

少儿腹泻(推拿治法)